中國大陸十二五「全國環境宣導教育行動綱要」內涵初探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徐榮崇 教授
前言
「五年計(規)畫」是中國大陸計劃未來五年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策略,規劃內容包含重大經濟建設案、生產力分布等,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遠景與方針。中國大陸從西元(以下同)1953年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畫,即1953年至1957年稱為「一五計畫」,依次類推,並從2006年開始第十一個計畫,並更名為「十一五規劃」,2011年起實施「十二五規劃」。
中國大陸於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開第17屆五中全會,討論「十二五規劃」的編製,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展開公開諮詢及制定詳細草案,並將結果提交於2011年3月的兩會中審議後,付諸實行。「調結構」是規劃中心,並以「擴大內需」及「七大新興產業」做為調結構主軸。
為進一步加強中國大陸環境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全民環境意識,建立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中國大陸依據黨中央、中國大陸國務院關於加強環境保護的要求和「十二五」時期中國大陸環境保護工作部署,制定「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2011-2015年)」。
一、中國大陸「十一五」環境宣傳教育情況和面臨的任務
「十一五」期間,環境宣傳教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團結穩定、鼓勵正面宣傳為主、服務大眾的方針,以「關於做好「十一五」時期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關於做好新形勢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為指引」,有力地服務和配合了環保中心工作,全社會環境意識明顯提高,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實踐都發生了重要轉變,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生態文明,圓滿完成污染減排任務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根據「十二五」時期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環境宣傳教育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緊緊圍繞中國大陸的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按照中國大陸黨中央、中國大陸國務院對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總要求,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深入探索新形勢下做好宣傳教育的新思路和新舉措,積極宣傳環保方針和政策,開展以弘揚生態文明為主題的環境宣傳教育活動,推進全民環境宣傳教育行動計畫,引導公眾積極參與支持環境保護,為「十二五」時期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和文化氛圍。
二、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綱要」內容
全文共分為16篇,共62章。第一篇是轉變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第二篇至第四篇是針對農業、非農業及服務業提出的發展方向。第五篇至第七篇針對區域發展、生態環境及科技人才培育所提出未來的發展方向。第八篇至第十篇是針對建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等。第十一篇至第十二篇是闡述對內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對外要提高開放水準。第十三篇是闡述發展民主,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第十四篇是闡述深化合作,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第十五篇是闡述軍民融合,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第十六篇是闡述強化實施,實現宏偉發展藍圖,要發展完善規劃實施和評估機制和加強規劃協調管理。
三、中國大陸「十二五」全國環境宣導教育行動綱要(2011-2015)內容概要
繼「十一五」期間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十二五」期間的統領,則為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並著力宣傳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先進典型,推進污染減排、探索環保新道路的新舉措和新成效,創新宣傳行事和工作機制,積極統籌媒體和公眾參與的力量,建立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體系,來導入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三個主題。對此訂定四項總體目標、四大基本原則、六個行動任務和五項保護措施。
- (一) 總體目標:
- 確實開展環境宣傳活動-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增加全民環境意識,提高全民環境道德素養。
- 加強輿論引導和輿論監督-增強環境新聞報導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響力。
- 加強上下聯動和部門互動-構建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民環境教育培訓機制,建立環境宣傳教育統一戰線,形成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行動體系。
- 建立和完善環境宣傳教育機制-進一步提高服務大局和中心工作的能力與水平。
- (二) 基本原則:
- 服務中心,突出重點-充分利用媒體資源,把握主動發話權,為推進環境保護事業凝聚力量,營造氛圍。
- 創新形式,打造品牌-針對不同對象,展開各具特色的環境宣傳教育活動,豐富環境宣傳教育內容,打造環境宣傳教育品牌。
- 規範引導,有序參與-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激勵機制,鼓勵和引導公眾以及環保社會組織積極有序參與環境保護。
- 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各有關部門要將環境宣傳教育納入職責範圍,各司其職,密切協作,形成運轉順暢、充滿活力、富有成效的工作格局。
- (三)中國大陸「十二五」的環境宣傳教育行動任務:
- 創新宣傳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宣傳活動:
(1) 做強做大環保主題宣傳、環保成就宣傳和環保典型宣傳。
如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生物多樣性保護日」等紀念日做為契機,展開範圍廣、影響大的環境宣傳活動。(2) 有針對性地開展環境政策、法治宣傳。
針對不同對象的不同特點提出不同要求,開展環境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眾預防環境風險意識,鼓勵公眾依法參與環境公共事務,維護環境權益,提高企業手法意識,自覺履行社會責任。(3) 加大農村環境宣傳教育力度。
利用多種宣導形式,開展「環保知識下鄉」活動,深化生態文明村創建工作,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引導農民自覺保護生態,轉變生產與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 - 加強輿論引導,擴大環境新聞傳播影響力:
(1) 加強環境新聞發布工作。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充分利用各新聞發布平臺,及時發布環境信息,對重大突發環境事件要在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 (2) 關注輿情,引導輿論。建立環境輿情收集機制,及時收集、分析國內外環境輿情,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3) 規範新聞採訪工作。完善新聞採訪制度,統一口徑,歸口管理。積極受理媒體採訪申請,做好記者接待工作。 (4) 提高新聞媒體傳播能力。加強與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深度合作,發揮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作用,擴大環境信息的覆蓋面。 - 開展全民環境教育行動:
(1) 把生態環境道德觀和價值觀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內容進行部署。 (2) 加強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階段的環境教育和行業職業教育,推動將環境教育納入國民素質教育的進程。強化基礎階段環境教育,在相關課程中融入環境教育的內容。推進高等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組織開展「綠色大學」創建活動。大力開展環保行業職業教育與培訓,並成立環保教育與培訓工作專家組織,搭建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起政、產、學、研合作的有效機制。 (3) 加強面向社會的培訓。各級環保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將環境教育培訓列入日程,制定年度計畫,建立起公部門的環保培訓,加強對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學校教師和企業負責人的培訓,增強他們的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 引導規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
(1) 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機制。 (2) 定期發布環境狀況白皮書,滿足公眾環境知情權。 (3) 培育引導環保社會組織永續發展,注重培育和支持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 (4) 拓寬環境宣傳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渠道。 (5) 開展社會表彰和國際環境獎項的推選,激勵全社會積極參與環境保護事業。 - 發展環境文化產業,打造環境文化精品:
(1) 鼓勵環境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增強環境文化的影響力、輻射力和滲透力。 (2) 積極扶持環境文化產業發展,以文化體制改革,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實力的環境文化企業。 (3) 面向社會推出優秀環保宣傳品,並設立優秀環境文化作品獎項。 - 建設環境宣傳教育系列工程:
(1) 建設環境宣傳教育理論研究工程,加強環境保護理論研究。 (2) 建設全民環境教育示範工程,推進全民環境教育試點,結合生態文明村鎮、建設中小學生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環境教育基地等實施規範和指導標準,逐步建立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 (3) 建設環境電視傳播工程,與新華社等主流媒體開展深度合作,充分整合環境宣教優勢資源,提高國內環保聲音的傳播力,並向國外宣傳國內環境保護形勢、工作、成就和舉措。 (4) 建設環境文化工程,編輯出版反映中國大陸環保前沿思想和較高學術水準的「中國環境文庫」,扶持面向公眾的「全民環境教育系列讀物」。 (5) 建設環境宣教信息化工程,配備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環境宣教基礎設施,開發網絡環保宣教學習課程,建立開放靈活的環境宣教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分享。
- 創新宣傳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宣傳活動:
- (四)中國大陸「十二五」的環境宣傳教育行動保障措施
- 推進依法開展環境宣傳教育
(1) 完善環境宣教法律法規。 (2)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 建立有利於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體制機制
(1) 加強組織領導。 (2) 健全環境宣傳教育機構。 (3) 加強全國地市級環境宣傳教育機構能力建設。 (4)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5) 加強部門協作,健全部門協調連動機制。 - 建立規範的全民環境意識評估體系
(1) 建立環境意識評估體系。 (2) 定期開展全民環境意識調查,發布全民環境意識報告。 - 建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績效評估體系
(1) 建立環境教育工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2) 分層次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績效評估。 - 資金保障
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將環境宣傳教育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予以保障,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或擴大社會資源進入環保宣教的途徑,多渠道增加社會融資。
- 推進依法開展環境宣傳教育
三、中國大陸「十二五」綱要對環境的影響
在「十二五」規劃中強調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中國大陸提出發展低碳經濟的新措施,帶來節能減碳商機。將每單位GDP碳排放量目標下降17%,中國大陸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獲得改善,伴隨著環保運輸、清潔能源、低碳燃料與能源效率需求相關產業之發展,而新能源包含太陽能、風能比率勢必需要提升。
結論
「十二五規劃綱要」涵蓋的範圍與面向非常的廣,要評論「十二五」對臺灣可能造成的影響實屬不易,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十二五規劃」是指導著中國大陸未來五年的經濟發展,甚至是牽動未來整個中國大陸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發展。中國大陸是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臺灣最重要的出口國之一,以及第一大投資地區。因此該計畫無論是直接或間接均會對臺灣產生極大的影響。而牽動、主導未來五年中國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十二五」計畫,勢必會影響兩岸關係的穩定。顯而易見的,在未來五年內,臺灣勢必要持續關注「十二五」計畫的進展與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