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兩岸環保高層專家論壇」紀要
「2014兩岸環保高層專家論壇」於西元2014年9月10日至11日假臺北市福華大飯店召開,論壇主題包括「大氣環境保護服務產業之推動」、「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及廢污水處理服務產業之開展」、「廢棄物清運處理及資源減量循環管理產業之輔導」、「環境教育科普推廣」以及綠色經濟等環保相關議題。
大會開幕式首先由財團法人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陳龍吉董事長以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王玉慶理事長致詞。陳董事長表示,兩岸各界可透過充分的交流,相互發揮所長,彼此相互學習,為環保產業的推動帶來更多助力,也提供臺灣的業者更廣闊的發展契機。
王理事長則表示,中國大陸的經濟已從「高速增長」的狀態,逐步邁入「轉型升級」方能平穩持續成長的階段,需依靠科學技術的創新及環境保護的支持,朝向「環境友好型」的社會發展,期盼透過此次論壇,專家學者互相啟迪,為兩岸的環境保護事業提供寶貴的意見和對策。
與會的兩岸貴賓包括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張子敬副署長、前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先生、中國大陸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凌江主任等多位貴賓,張副署長代表環境保護署致詞時表示,透過兩會(財團法人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舉辦多次的環保交流,兩岸從事環保工作的相關人員對於彼此的經驗、意見及問題已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兩岸環保服務平臺也能充分發揮其功能,彼此進行更多環境保護方面的實質合作。
高孔廉先生致詞時提及環保與經濟的互補發展,為解決污染問題,環保技術和設備的研發製造,本身就是一項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環保工作的實踐,須從教育方面開始著手以增加全民的環保意識,法規的制定及確實執行也是相當重要。最後,高孔廉先生也表示,過去以來兩岸已進行了10次會談,簽訂了21項協議,包含核電安全、地震監測及氣象等方面的合作,但環境保護方面尚未簽署相關的合作協議,因此建議兩岸雙方後續可簽署環保架構協議,逐步解決兩岸間各項的環保問題。
「2014兩岸環保高層專家論壇」共邀請189位來自兩岸產、官、學、研等單位的專家學者與會,包括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淡江大學、中華經濟研究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及其他臺灣環保服務業者代表等;來自中國大陸的與會單位包括中國工程院、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規劃院、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發展中心及地方環境保護部門等。
大會開幕首先由中國工程院杜祥琬院士說明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歷程和現況,他談到兩岸可以從行政、經濟、金融、社會、科技、法制、文化、教育等方面,例如煤炭及石油的高效率利用、再生能源的開發、完備的法律制度,以及充分改善政府、產業及民眾之間溝通等,共創環境與經濟雙贏的局面。
前環境保護署署長張祖恩教授則說明臺灣廢棄物管理與資源循環技術發展的現況,臺灣廢棄物管理體系已由消極的末端管制朝向積極的源頭管理,建立生產者責任制度,全面推動資源回收計畫及零廢棄計畫,創造了國民所得增加與人均垃圾清運量逆向脫鈎的成功經驗,「廢棄物是被錯置的資源」的觀念已逐漸形成並付諸實踐。
中國大陸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凌江主任則概述了中國大陸的固體廢棄物管理現況,包含生活垃圾(一般垃圾)、工業固體廢物(一般事業廢棄物)及危險廢物(有害事業廢棄物)的處理處置情形,凌主任也針對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於廢棄物管理的現況、面臨的問題,以及後續「十三五」規劃的相關發展進行介紹。
台灣環境管理協會理事長鄭福田教授介紹臺灣自西元1950年代開始,由農業社會逐漸轉型至工業社會,逐步研擬並施行空氣污染管制策略的歷程;臺灣空氣品質除本土排放源之影響外,約有將近30%是受到境外傳輸之影響,臺灣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受到中國大陸污染排放之影響比率約為26.7%。藉由回顧臺灣空氣污染管制歷程並探討境外傳輸之影響,以及分享過去兩岸於大氣環境保護之交流情形,可作為未來兩岸合作改善空氣品質之參考。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羅宏則介紹中國大陸大氣污染防制產業的現況、發展趨勢和重點技術。西元2012年單就中國大陸脫硫、脫硝、除塵三大行業產業規模就已達到975.1億元人民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大氣污染防制產業涉及範圍不斷擴大,如影響灰霾天氣發生頻率的細懸浮微粒(PM2.5)、臭氧(O3)污染、影響人群居住健康的室內裝修和汽車車內空氣污染物、工業有毒有害的有機廢氣等。「環保產業集聚區」是由若干專門從事環保產業及其相關服務的企業以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形成的產業集中發展區。中國大陸發展大氣環保產業聚集區,有利於克服企業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的困難,有助於形成大型大氣環保產業聚落,實現大氣環保產業規模化發展。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徐榮崇教授介紹臺灣環境教育的政策實施與產業發展,他特別強調環境教育中央主管機關、地方政府、民間、企業、公益團體等共同合作的重要性,也針對臺灣環境教育產業給予實質的建議,例如宣傳和建立我國環境教育產業特色、明確界定我國發展環境教育產業之優勢的範疇以及相關人才的培養等措施。中國大陸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培訓室曾紅鷹主任則介紹中國大陸環境教育的概況,包括186個環境教育基地的開放情形、推廣環境教育的方式及人力資源現況;曾主任同時介紹了中國大陸不同區域的環境教育條例,例如天津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之內容,並提出對於中國大陸環境教育立法內容的建議。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侯雪松副秘書長表示,中國大陸在經濟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西元2010年GDP總量占世界第二,人均收入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之列,與此同時其在環保上的投入成本也相當龐大。他並以「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的角度來談論中國大陸環境教育的發展需求;中國大陸頒布的《中國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試行)》對環境與健康素養也做出了定義,提出30條環境與健康素養要點,劃分為「基本理念」、「基本知識」、「基本技能」3部分,侯副秘書長對30條環境與健康素養要點分別作了簡明扼要的闡述。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博士首先提及全球綠色經濟的發展模式,以及社會對於綠色商品的訴求;全球將邁入「碳限制社會」,綠建築、能源供給(再生能源)、交通運輸、廢棄物、供水、商品製造、農業、林業、漁業、旅遊業等產業都將面臨新的變革,溫博士提出了產業在減碳趨勢下擁有的發展機會和可能面臨的問題。在談及兩岸的綠色產業市場時,溫博士首先說明臺灣綠色產業擁有的優勢,例如成熟的太陽能電池製造供應鏈、自行車生產出口、綠建築標章制度、發光二極體(LED)製造以及資源回收技術與管理制度等;中國大陸已設立許多生態示範區以及低碳示範城鎮,顯示其綠色產業市場規模龐大。演講最後則介紹臺灣綠色環境商品清單的擬定流程、涵蓋商品、綠色標章以及各類商品的出口情況。
臺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高志明教授演講內容包括臺灣污染整治產業發展現況以及兩岸環境保護合作,建議在中國大陸規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技術合作試驗區」,適用臺灣金融、保險、公司設立、項目招標、設備儀器採購等體制,並承認臺灣人員資格及公司業績,透過兩岸公司合作於各類型土壤地下水及底泥污染的整治工作。
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理事長莊順興教授則介紹臺灣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針對污水處理,臺灣後續發展將以氮磷深度處理、水回收、節能處理、能源生成、磷回收、污泥餅資源化再利用等方面為核心,現階段污水處理廠之排放標準將再提高,其高品質之放流水已逐漸具有成為臺灣第二水資源的潛力,「水資源回收中心」之角色已成為發展趨勢。
臺灣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的技術和管理模式,都可為中國大陸尚處於萌芽階段的土污整治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生活污水處理進一步成為水資源循環再利用,處理廠的節能管理,以及污泥資源化、產能技術,皆為兩岸污水處理產業共同發展的趨勢。
經過第一天的專題演講,可以瞭解兩岸環保於不同領域的發展現況、法規制度、應用技術以及產業趨勢。在第二天上午的分會場交流中,進一步探討兩岸在各環境領域的發展狀況及制度差異;分會場議題包含「大氣環境保護服務產業之推動」、「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及廢污水處理服務之開展」、「廢棄物清運處理及資源循環管理產業之輔導」、「環境教育科普推廣」、「環境影響評估」。
另論壇於第二天下午召開「環保服務業綜合座談會」。會中邀請兩岸的專家學者分別針對環保服務業之法規、技術、產業等方面進行演講說明和討論。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技術諮詢評價與推廣部王睿工程師介紹中國大陸的環境技術驗證((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Verification, ETV)評價系統,包含起源、概念、作用及國際應用概況。西元1995年美國總統柯林頓發表《國家環境技術戰略—通往可持續發展未來的橋樑》,該報告鼓勵環境新技術的市場化,措施之一就是建立環境技術驗證制度,基於客觀、科學、公正的原則,依據相關法規,由受委託的協力廠商機構,按照統一的驗證評價規範和指南,以測試資料為基礎,採用定量為主、定性為輔的方法,對具有一定創新性、具有商業化潛力的環境技術進行評價,向社會提供客觀、高品質的技術性能和環境績效資料的評價工作。環境技術驗證不能判定技術是否合格,而是提供一系列客觀的性能績效資料供決策者、使用者等利益相關方參考。
在環境技術驗證國際工作組的推動下,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已經開始編制國際標準化環境技術驗證標準(ISO 14034),該標準將成為ISO14000系列標準的部分,可能形成新的貿易壁壘或者技術貿易門檻,預計該標準將於西元2016年發布。初步測試對象為技術、設備、系統等所涵蓋的商用規模環境保護設施,王睿工程師也舉出幾項目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受委託的驗證實例;「驗證評價」是先進國家發起的協力廠商技術評價制度,國際標準化趨勢加快,對環保技術產業化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付澤強博士介紹中國大陸環保產業創新能力的現況,並提出幾項發展對策;中國大陸以產業聚落為特徵的新型環保產業技術創新組織在各地蓬勃發展,如江蘇省、黑龍江省、甘肅省、天津市等成立由專門從事環境保護的企業、大學、科研機構或其他組織機構共同組成的「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但中國大陸目前環保產業分類不清,環保企業隸屬不同行業、部門、系統,環保產業多頭管理、行業壟斷,且一般環保企業規模偏小,具備技術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較少,中小型企業比例較高。
例如全中國大陸9,000多家環保產業企業中,固定資產大於1,500萬元人民幣的中大型企業不足10%,其中大型企業僅占環保企業總數的2.8%,90%以上為小型企業,偏重於滿足環保市場短期需求,較少從國家整體創新的角度發展、扶持和培養環保企業。付澤強博士建議,後續將強化中國大陸環保產業主管部門的組織協調,加強中央和地方、部門和部門之間的協調,以及政府、企業、研究單位、行業協會、民間組織之間的配合。制定有效的環保產業創新能力基礎設施管理辦法,建立環保產業創新平臺建設與營運的監管、評估機制,以提高財政資金投資的效益。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孫世勤經理首先介紹臺灣垃圾焚化廠的概況,並提及以垃圾焚化作為兩岸環保合作的切入點,因為未來數十年,焚化發電仍將是兩岸垃圾處理的主流技術。臺灣垃圾處理壓力已不存在,焚化廠將朝向污染再減量(減排)、提升能源效率(節能減碳)、灰渣再利用、綠美化、環境教育等方向前進。
中國大陸垃圾年產量2.5億公噸,平均每年增長率為8至10%,西元2010年焚化廠104座(較5年前成長近1倍),至西元2013年9月份運轉中的有159座,規劃在「十二五」期間投資2,636億元人民幣建設垃圾處理設施。西元2012年4月10日,中國大陸發布《關於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明定統一垃圾發電標準電價每千瓦時0.65元人民幣,結合垃圾處理及能源回收。
孫世勤經理建議,後續兩岸可各自建立焚化廠不同階層的產業群組及跨海峽的供應鏈體系,尋覓以兩岸合資方式興建營運焚化廠之契機;或促成具資金及焚化廠興建營運經驗之業者,結合技術顧問業以總承(統)包方式承攬,再爭取操作維護契約。為因應節能減碳之趨勢,把焚化廠與生質物處理設施結合(能源化),互為鏈結,擴大焚化廠效(收)益及創造異業聯盟的機會。
參考文獻
- 財團法人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推動環保服務業交流專案工作計畫」期末報告,行政院環保署,西元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