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資訊

兩岸病媒防治之發展及趨勢

白秀華 教授兼院長 國立高雄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院 徐爾烈 名譽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昆蟲學系 梁毓庭 碩士研究生 國立高雄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院

今(2013)年6月21日,代表政府的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與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已簽署「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其目的為致力「逐步減少或消除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擴展服務貿易的廣度與深度,及增進雙方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建立有利於兩岸經濟繁榮與發展的合作機制(1)。今年11月26日在韓國首爾市召開第25屆亞洲大洋洲區病媒防治協會年度會議(Federation of Asian and Oceania Pest Managers Associations),以氣候變遷及全方位病媒管理新技術為研討主軸,估計參加之會員近3,000人,可見病媒防治業在亞洲地區之蓬勃發展。我國是此協會的創始會員國,協會初創時我國的病媒防治業正逢蓬勃發展期,業界每年也積極踴躍參與相關年會,結交了許多國外的優秀同行也帶動了我國病媒防治業技術的躍升。病媒防治顧名思義是以預防蟲媒傳染病為主要目的,手段是消滅會傳染疾病的媒介生物,中國大陸早期稱除四害,即指蚊、蠅、蟑、鼠,但實際上並不止於此,其他如蝨、蚤、臭蟲、刺蝽、白蛉、蛾蚋、蠓、蚋、蜘蛛、蜱、塵蟎、恙蟎、白蟻、衣蛾、鰹節蟲、書蝨、姬薪蟲、蛀蟲等不勝枚舉,對早期的病媒防治確實甚為重要,蚊蟲傳播的瘧疾、登革熱、黃熱病、病毒性腦炎、血絲蟲病等,蒼蠅傳播的霍亂、傷寒、痢疾、炭疽病、腹瀉、結膜炎等,蟑螂攜帶引起消化道疾病的病原菌更多,如沙門氏菌、腸炎弧菌、葡萄球菌、肉毒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仙人桿菌、炭疽蟲、霍亂、傷寒、痢疾、鼠疫、結核菌、蛔蟲、蟯蟲、絛蟲、感染性肝炎,鼠類攜帶的的鼠疫桿菌、地方性斑疹傷寒、恙蟲病,蝨子傳播的流行性斑疹傷寒等對人類都曾造成浩劫,動輒傷亡百、千萬人。

在20世紀初由於有效藥劑之發展,許多重大傳染病之病媒在國際間基本上已得到控制,其後更由於整體經濟發展及公共衛生之改善,許多害蟲不一定扮演病媒的角色,但在生活滋擾上仍然嚴重,現今人們不一定是因為傳染病而進行害蟲防治,很多是忍受不了蚊蟲、小黑蚊、臭蟲等吸血昆蟲之叮咬,蟑螂、蒼蠅、鼠類之亂竄,或者住家發生白蟻、蛀蟲等,雖然這些害蟲不全是病媒,但也是病媒防治業防治對象。

我國在1992年成立有害生物防治協會時即將病媒防治服務範圍擴大為環境有害生物防治業,中國大陸也從除「四害」正名為衛生有害生物。近年海峽兩岸經濟發展快速,由於服務的精緻化的要求,過去專由政府進行的害蟲防治已無法繼續承擔,不得不將此任務逐漸轉移至民間,逐漸形成了一個成熟且前景看好的產業蘊藏著無限的商機。從事病媒防治的業者在社會形象上仍有待加強,在歐洲、澳洲、日本、美國地區之有害生物防治業是受肯定的,公共場所如餐廳、劇院會公告定期消毒使消費者安心消費,但反觀亞洲其他地區,聽說某公共場所消毒後即避之唯恐不及。兩岸有識之士正努力朝此方面著力改善,加強專業人員之培訓及公司管理,生物學識教育及技術訓練,推行證照制度, 觀念上從害蟲防治進階為蟲害管理,不再一味的依賴殺蟲劑撲滅,而從預防上管理蟲害,以低毒或天然產品之殺蟲劑取代過去的中、高等毒性的有機磷或氨基甲酸殺蟲劑,以低污染的劑型取代之前的廣譜噴灑等。中國大陸在此方面已有很大進展,如建立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規範,近年在中國大陸有許多世界級的重大活動,例如,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西安園博會、世界大學運動會等之舉行,遭遇突發災害或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其運作模式從群眾運動階段(1952~1978年),轉為群眾運動與專業化階段(1979~2000年)至專業化與市場化階段 都曾在事前規劃進行廣泛的有害生物控制,也從實務中訓練了很多專業人員及公司管理(2)

管理制度的進展

中國大陸在2010年1月1日公布施行「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管理規定」其第四4規定「全國愛衛會辦公室負責全國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愛衛會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病媒預防控制工作(3)。」就病媒防治管理業務職掌中央主管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專業技術人員其訓練由衛生有害生物防治協會辦理,各省設有衛生廳;市(級)及縣(區)設衛生局執行病媒防治相關業務申請。我國在1987年11月10日公布環境用藥管理法,該法第2條規定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4),就病媒防治管理業務職掌而言,環境用藥管理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辦理,各項空氣、物理、有機、無機檢測及生物檢定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辦理,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環境保護局執行病媒防治相關業務申請。

專業人員的訓練及證照

中國大陸從事有害生物防治業務也有證照制度的要求,但因地區而有不同要求,其培訓及授證都由民間之有害生物防治協會辦理,我國則是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委外培訓,並由該所辦理考試及授證,在病媒防治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管理上是由政府授證。

殺蟲藥劑的使用

中國大陸從事有害生物防治藥劑之主管單位是農業部,常由業者自行選用農藥或衛生有害生物防治劑。我國環境有害生物防治藥劑之主管機關是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藥劑管理規範嚴謹,除非有許可證照,否則不能販賣也不能使用特殊環境用藥,在我國只有少數中、低等毒性的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鹽,可以使用在居家環境,凡劇毒、高毒性或未經環保署登記許可的一律不得使用,即使安全性較高的合成菊酯殺蟲劑亦須依照規定施用,病媒防治業在選擇藥劑上,對防治幼蟲多採用昆蟲生長調節劑(荷爾蒙)或微生物製劑,防治蟑螂、螞蟻及白蟻多由餌劑取代傳統的殺蟲劑灌注法以減少污染,而殺蟲劑選用的管理及劑型的改良,將可使意外中毒事件減少到極低。

消滅害蟲到蟲害管理

環境管理幾乎可克服大多數的環境害蟲,例如防堵害蟲侵入、不讓害蟲有匿藏所、斷絕害蟲食物,即可減少鼠、蟑、蟻、蚤、蠅等害蟲出現。清除孳生源可防止蚊、蛾蚋的產生。如我國實施垃圾不落地,垃圾焚化等措施,在市區幾乎見不到蒼蠅,而減少蚊蟲孳生源則使登革熱病例大幅降低。

兩岸交流

近年來,兩岸相關企業、協會、產品交流會與學術研討會交流密切,使我國病媒防治業的知名度逐漸提升,因此在中國大陸的臺商非常希望有我國的病媒防治業能進入中國大陸提供服務(5);目前兩岸簽署之服務貿易協議內容,有相關環保服務業中,我國病媒防治業可開放至中國大陸執業,我國於2013年9月組團前往中國大陸深圳市、廣州市參訪在當地投資的我國病媒防治業者及相關外商公司,並與當地的愛國衛生委員會辦公室、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及相關有害生物防制協會進行交流,過去除四害之病媒防治,已全面發展為環境有害生物之管理,雖然外商在中國大陸執業已佔先機,但我國病媒防治業者因有臺商作為後盾,所以在中國大陸仍有相當潛在的投資商機。

參考資料:

  1. 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宣傳手冊。
  2. 重視有害生物治理工程的質量和監理,楊華林,第29屆全國衛生殺蟲藥械學術交流暨產品展示會。
  3. 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管理規定,「中國有害生物防治網」。
  4. 環境用藥管理法,中華民國環保法規資料中心。
  5. 兩岸環保服務事務合作協議之看法及建議。2013環保署兩岸病媒防治環保服務業資訊交流計畫期中報告。